会员登录  |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设为主页 加为收藏
内容搜索
 
会员登录
登录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总会动态
 
协 会 动 态
 
 
  1
 
 
    (总第134期)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秘书处                                      2013129

                  
                    

经 济 信 息 摘 要

 

 

 
 
 
 

【大 势 观 察】

     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可持续增长的两个关键驱动

     前瞻:城镇化建设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以“胡温十年”观照“习李十年”的经改总体思路

 

【独 立 预 测】

     中央意图:2013系列改革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展开

     政策动向:新领导集体楼市调控政策将继续从严

     政策效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版图正在形成

     政策风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昭示多领域显露改革信号

     政策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四大问题考验调控智慧

     资本观察:以规律及经验观照中国经济与楼市逻辑关系

 

【数 据 跟 踪】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大 势 观 察

 

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可持续增长的两个关键驱动

    十八大以及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重启中国经济转型和强国崛起之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到底路在何方,这是所有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国经济正站在十字路口,面临着中长期增速下滑与成本上升压力,面临着内外双重夹击,中国经济转型已经没有退路,但首要的是,必须找准转型的方向和路径。中国庞大的消费潜力自然可以使中国经济获得增长的新动力,但如何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进而引导中国需求结构升级,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

当前的普遍共识是:中国经济必须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特别是向消费驱动转变。根据十八大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届时将释放64万亿的购买力。而如果按照未来几年中国GDP平均同比增长7%、美国同比增长2%的情景假设,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年平均升值3%的前提下,波士顿公司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消费水平将达到美国的一半以上,到2020年达到美国水平的80%。显然,消费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归更多的是也面向中国等新兴市场,并启动了新一轮在中国内地开办研发中心的热潮。中国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仍能够继续吸引全球企业。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立了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近1000家。仅2010年,外商在我国就新增研发中心194家,目前外商在华投资的研发机构已达1400余家,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把研发设计的部门放在靠近消费需求的中国。

但是,消费引擎能够保证中国可持续竞争力吗?事实证明,单纯依靠需求的发展模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再或是将来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需求”的背后必须有“中国制造”强大的支撑。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上升到19.8%,但制造业研发投入却只占全球制造业研发投入的3%不到。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从中间投入贡献来看,中国制造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另一方面,未来十年由低成本衍生出来的高资本回报率优势,可能将逐步消失。劳动力供求关系进一步逆转将带来工资的进一步上涨。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工资预计将每年增长15%~20%,超过了中国的生产率增速。在考虑美国的生产率后,中国沿海地区与美国部分低成本的州之间曾经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预计到2015年将缩减至目前水平的40%以下。而如果当考虑到美国因页岩气革命而大大降低的能源成本,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后,中国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变小。

可见,中国庞大的消费潜力自然可以使中国经济获得增长的新动力,但如何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技术突破,实现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进而引导中国需求结构升级,才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因为只有“中国需求”+“中国制造”才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综合比较优势,而这将是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前瞻:城镇化建设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本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由此传递的明确信息是,城镇化建设将是未来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城镇化建设也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

    改革将成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倍增目标的最大红利。而尽早释放改革红利,尤其体现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上,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能,也是衡量中国能否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而“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规模,又是衡量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历来,农民和城镇居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城镇居民是生活在城镇的、有城市户口的公民;而农民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公民。农村也叫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城镇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专家预计未来10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到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2%,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但如果横向比较,因为起点低,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仅大体相当于英国1851年、美国1920年和日本1960年的程度。即便中国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达到了60%左右,大体上也不过相当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1990年的水平。所以,中国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不过,中国城镇化建设,能释放出庞大的市场需求能量。有专家测算,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能带来7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将是未来促进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着眼点。

在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日趋庞大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能源消费、机动车使用、城市建设快速增长,伴随着大量污染物排放,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城市被钢筋水泥的建筑所包围,建筑施工开复工面积居高不下,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生态严重失衡,“城市热岛效应”突出。近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每增一个百分点,平均需多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合4940万吨标煤;在工业制成品方面,平均需多消耗钢材645万吨,水泥2190万吨。从1999年起,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就超过了工业废水,生活源的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成了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伴着交通拥堵,工作压力大,子女上学难,房价高涨,社会保障水平跟不上等这一系列难题,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倍感焦虑和紧张。

十八大与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准备的蓝图,正是对准了这些现实问题。因此,未来的城镇化建设,理该朝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进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这需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胡温十年”观照“习李十年”的经改总体思路

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18大刚刚闭幕,全世界都在注视中国,习近平同志在政治局常委亮相会上的演说可称之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宣言,将习近平的18大亮相演说与10年前胡锦涛16大的亮相演说进行对比,发现大体意思甚至政治语言结构都甚为相像,习演说新颖之处只在两点:一是突出强调了人民和民生的重要性;二是直陈党内反腐形势的严峻性和迫切性。

    强调人民和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可能蕴含的意义大体有两点,一是怎样以提升民众在体制内地位作用让中共更加体察民意顺应民意代表民意设计政改方案;二是围绕提升大众福祉让人民从改革和发展中公平分得利益设计新经济政策。

中共16大、17大通常被国外简称为“胡温十年”,中国的人均GDP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2002年的2864亿美元增长至20129月底的3.29万亿美元;年均经济增速达10.7%;中国的经济总量从世界排名第六位升至第二位。毫无疑问,不管人们在改革作为上有怎样的评价,“胡温十年”的的确确称得上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  

正常情况下,“习李十年”应当成为取得更大成就又一个黄金十年,建成小康社会仰赖清晰正确的发展政策,中国在经济上应理清的思路为:

第一,在继续发扬政府主导经济优点的同时刻意培育经济成长的内生动力,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力量。

第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尽量扩大家庭部门的占比,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分配占比。

第三,强制淘汰落后产能,合理利用过剩产能,将生态环境改善、民众满意度作为地方政府官员业绩考评的首要指标。

第四,在相当长时期内,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投资始终是第一主力。

第五,拉动消费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上有决定意义。在这方面,除了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消费热点之外,中国还应探寻将投资和消费有机结合的新思路。在目前形势下,新农村建设就是能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第六,中国农业因地少人多因而很难出现增长奇迹。在现有资源禀赋条件下,可能产生想象空间的只有两方面:一是资源整合,二是科技创新。

第七,中国的宏观调控经受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现在又在经历欧元区危机的考验,虽然大体成功,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改进的着力点一是货币政策,二是财税政策。

全国全世界都对中共18大新领导集体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习近平同志最近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讲得非常好,在发展经济方面,就看新领导集体怎么去干了,我们坚信,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新的“黄金十年”。

 

独 立 预 测

 

中央意图:2013系列改革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展开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经济中长期稳定增长的改革领域和突破口。新型城镇化无疑是最具有经济潜力,并有望引领改革实现突破的领域,它将扭转以往土地城镇化单兵突进、户籍城镇化落后于人口城镇化、工业化过度超前城镇化等畸形局面,更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明年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望围绕着新型城镇化开展。

政策动向:新领导集体楼市调控政策将继续从严

近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从高层表态和未来经济增长模式来看,城镇化趋势下,楼市调控将继续从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的文件中,有一个特别有新意的提法,就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而这种城镇化不是钢筋水泥的城镇化,也不是城市扩张的城镇化及推高的GDP城镇化,而是把城镇化与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政策效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版图正在形成

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数年全面超越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政策风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昭示多领域显露改革信号

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闭幕。会议披露的信息表明,基于中央不再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追求速度上,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会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已经多次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理由相信,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明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向。

政策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四大问题考验调控智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国内短期面临的四大问题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对于以上问题,会议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们认为,相同的药方,不同的期望,能否最终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这是对调控智慧的一个重大考验。

资本观察:以规律及经验观照中国经济与楼市逻辑关系

    尽管房地产对过去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副作用已经十分明显,中国经济要在未来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就必须现实“去房地产化”。

 

数 据 跟踪

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指标

单位

 

一季度

季度

季度

季度

当季GDP

(同比%

万亿元

12

1079958.1%

1191037.6%

1255757.4%

 

11

971019.7%

1086749.5%

1154449.1%

1503458.9%

累计GDP

(同比%



Copyright ? 2018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主办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52535号-1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6767号
电 话:010-88191834